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房泽洋)7月23日,新华镇“七彩假期”爱心托管班里,湖北大学“润雨生花”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你心中的神农架”主题课上,20余名青少年通过传说溯源、生态探秘与画笔创作,深度对话家乡文化。
“提到神农架,你们首先想到什么?”课堂伊始,志愿者的提问就拉开了探索的序幕。孩子们的回答充满童真:“新华镇中心小学的操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神农顶”“野人谷”……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的“官门山”,更引发热烈讨论——“那里有好多瀑布”“绝壁上有蜂箱”,鲜活的话语勾勒出孩子们心中家乡的初始模样。
循着孩子们的思路,志愿者聚焦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谁能讲讲神农的故事?”一名学生率先举手,清晰复述了以赭鞭验药、舍身试毒的典故。志愿者结合人身牛头的神农画像,补充其“教民耕种”的功绩:“正因这位先祖,家乡得名‘神农架’,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印记。”古老传说与家乡渊源的联结,让孩子们眼中多了份对故土的敬畏。
谈及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神农架金丝猴、林麝、大鲵的图片引发热议。“娃娃鱼的叫声像小孩哭!”“金丝猴的尾巴比身子长!”志愿者补充道:“神农架是它们的家园,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是家乡最珍贵的财富。”红豆杉的药用价值、珙桐花如白鸽振翅的形态,更让孩子们惊叹于家乡的生态馈赠。
“现在,把你们心中的神农架画出来吧!”课程尾声,志愿者分发画具,孩子们即刻动笔。有的画下神农坛上的炎帝雕像,有的勾勒官门山绝壁蜂箱,还有的将川金丝猴、珙桐花融入群山环绕的画面,每幅作品都满溢童真与对家乡的热爱。
这场课程不仅是一次家乡认知之旅,更让“热爱家乡、守护故土”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正如一名志愿者所说:“当孩子们能看懂家乡的美、讲清家乡的故事,这份情感就会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珍贵的力量。”
审核:柯祎 喻玲 编辑:陈娇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和“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