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繁体中文 手机版 一号登录|注册 无障碍浏览 OA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传真

大九湖镇三笔绘就乡风文明百花开

日期: 2025-07-24 17:42 来源: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

| | |

神农架林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东东 通讯员唐奥)“现在连无事酒都消失了,一年省下不少礼金呢!”村民老陈感慨道。近日,记者走进大九湖镇黄柏阡村,看到乡间小路干净整洁,路边五彩缤纷的小花随风摇曳,与田间劳作的村民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画卷。这样的变化源于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近年来推行的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治理之笔,村规民约破陋习

“眼下正是毕业季,有些乡亲为办升学宴已经在悄悄准备了。可这些无事酒就像咱九湖湿地里的泥沼,看着是喜事,踩进去就成了负担,把人情味变成了人情债,更带坏了咱淳朴的乡风……” 7月20日傍晚,趁着村民纳凉聚集的时机,大九湖村党支部书记卢光华正向村民们宣讲整治“无事酒”的意义,话语朴实却直击人心。

面对“无事酒”这一顽疾,大九湖镇以自治固本,各村组建“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规范。村民家家户户在村规民约上按手印,从制度上约束行为。以法治护航,大九湖镇依托“网格化+人民调解”模式,联合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坚决刹住铺张歪风,根除旅游乱象。以德治润心,开展“以德说事”活动,设立道德评议会,评选文明户,用身边榜样感化村民。黄柏阡村的变化尤为明显。“现在老百姓都非常守规矩,做事前先考虑是否违反村规民约。”梅世凯观察到村民意识的深刻转变,“现在整无事酒的现象基本消失了,老百姓负担减轻了。”

文化之墨,乡土艺术润心田

“四人台上站,凑个三句半,怕是说不好,试哈看……”台上演员方言刚落,台下观众笑声已起。这是大九湖镇文艺宣传队表演的三句半《无事酒》。

如何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大九湖镇探索出一条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创新之路。近年来,大九湖镇精心编排舞蹈、小品、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让政策宣传“活”起来。文艺轻骑兵将政策编成顺口溜,防火禁烟令随着鼓点飞入千家万户。大学生“三下乡影像服务队”用镜头捕捉药田农歌,让大九湖的非遗在抖音焕发新生。家风故事墙、公筷倡议书……文明以最亲切的乡音融入生活肌理。村民陈切松感叹:“看场戏就懂了理,比开会管用!”

振兴之色:党风引领文明路

大九湖镇党委深知,乡风文明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更要服务于民生发展,要将党风建设与文旅振兴深度融合,绿水青山才能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党员示范树标杆,各村党支部编订党员行为规范,要求党员带头遵守村规民约。“从党员抓起,让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九湖镇党建负责人介绍,党员家庭率先使用公筷公勺、简办红白事,带动群众效仿。诚信经营亮品牌,针对旺季旅游市场,镇党委开展专项整治,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抵制强买、强卖、拉客、宰客、骗客等扰乱市场违法行为,抵制不正当竞争,倡导比服务、比质量、比文明的合法竞争。志愿服务促文明,每天晚上,数十名志愿者穿梭在坪阡小镇餐馆民宿,“为了您和家人安全,请使用公筷公勺。”他们发放倡议书2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400余张,让公筷公勺成为餐桌“标配”。

湖风过处,吹散的不仅是陈规陋习,更吹开了通往美好生活的万千气象。行走在今日的大九湖镇,干净整洁的村道、分类有序的垃圾桶、传播文明的标语牌已成“标配”。村民家中,家风家训牌悬挂在厅堂醒目位置;餐馆内,“文明餐桌”提示卡与公筷公勺成为餐桌必备,大九湖镇乡风文明已然百花开。

审核:柯祎 喻玲 编辑:陈娇丽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关注“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公众号或下载“云上神农架APP”,了解林区大小事。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

友情链接